微美學內文

1
05.May
微美學 × 宅日子發現藏在平凡生活的美好,感受宅在家的好日子 2019-05-08
大圖2 大圖3 大圖1
現代主義建築的最後大師─貝律銘
2019年5月15日,在所有建築與設計人心中,無疑失去了一位好前輩,好長者,好老師。享壽102歲「現代主義建築的最後大師」同時也是20世紀世界最成功的建築師之一的貝律銘曾說:「讓光線來做設計。」以及 「建築和藝術雖然有所不同,但實質上是一致的,我的目標是尋求二者的和諧統一。」在設計作品上著重光線的投入與變化、環境與自然與藝術美學的共生,這樣的概念讓許多建築師與室內設計師相繼效法。
 
貝律銘從小即立志要當一名建築師,秉持「詩書傳家,樂善好施」的家訓,他的建築設計不單考慮建築物本身,更關切環境、且融合自然的空間觀念,提升到都市設計的層面,著重創造社區意識與社區空間,貝聿銘個人所獲的的重要獎項包括1979年美國建築學會金獎、1981年法國建築學金獎、1989年日本帝賞獎、1983年第五屆普利茲克獎等等。
 
近代著名作品很多,其中包含台中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、美國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東館、法國羅浮宮玻璃金字塔外,更有香港中環中銀大廈、日本美秀美術館、北京香山飯店、蘇州市蘇州博物館。於此約略介紹於其晚年,以中國山水景況為藍圖、複製陶淵明《桃花源記》般的美景勝地,位於日本京都的美秀美術館。

│圖片來源│:http://t.cn/AiKfC3wS   提供

拾趣
中國山水的想望─日本 美秀美術館
1 2 3 4
貝聿銘1991—1997年在日本京都打造的美秀美術館MIHO MUSEUM 
,設計上挹注陶淵明《桃花源記》:「…復前行,欲窮其林。林盡水源,便得一山。山有小口,仿佛若有光。便舍船,從口入。初極狹,纔通人。復行數十步,豁然開朗。」為設計構想概念,隱喻中國山水般的理想風景。
 
1997年11月開館美秀美術館MIHO MUSEUM,建築外觀以日式風格打造,沒有一般美術館建築常見的金碧輝煌,反而以山林環境勾勒出古樸味道。首先,先經由吊橋穿過一座山,穿越五百公尺長、鋁質壁材、燈光層次豐富、優雅蜿蜒的隧道後,瞬時豁然開朗,進入館區,得見美秀美術館MIHO MUSEUM以神社為造型設計位於山林間的建築。

│圖片來源│:http://t.cn/AiKfSYw8 提供

建築的透明,邀約自然
5 6 7
被美國Time雜誌選為全球十大建築的美秀美術館MIHO MUSEUM,建築面積有百分之八十埋在地底下,建築之外透過自然復原法,將一棵一棵樹種回去。館內屋頂結構,以貝聿銘慣有的風格演繹:幾何線條擘劃,並得以引光入內,充滿柔和之感。
 
因為將收藏品倉庫規劃在建築最下層,設計上針對防水和防潮方面問題,尤其注重。加上空調、光源等問題,旨在將影響美術品收藏上普遍遇到的影響,做出精確地的處理與掌握。運用山體的地形與植披,透過人工借景的手法,引入自然,使得建築與之結合,透過庭院的人造景觀,聯袂山林間的自然壯闊,引申獨具匠心的設計概念。
 
│圖片來源│:http://t.cn/AiKfSYw8  提供
宅樂
好閱。《貝聿銘:現代主義建築大師I.M. Pei: Mandarin of Modernism》
書
「建築,是賦予人類尊嚴、對引力的反抗、對力量的想望,具體可見的型式。建築,是『力量』的代名詞。」——尼采
 
貝聿銘不僅是建築大師也是生活大師,他是一個很講求現實的人,做事認真、謙虛、沉著穩重,他有一句話:「人生不要浪費時間在追悔」。
 
他說:「建築不僅是人類蔽避風雨的住所,更是人類供應居所的一種方式。隨著文明的進展,人們居住的方式及觀念跟著有所改變,進而反映在建築上,或者說建築是文明的一面忠實的鏡子」,一棟建築可以看出一個地方的文化,建築也是一個地方的象徵。他曾說:「生平遇到最大的挑戰,但也是最大的驕傲,就是法國羅浮宮的創作。」
 
|資訊來源│: http://t.cn/AiKfYZey